熱門
食材
土豆性平、味甘;胃、大腸經(jīng)
土豆

土豆的作用與功效

功效:益氣健脾,調中和胃
禁忌人群:脾胃虛寒忌多食,孕婦忌食
適宜人群:脾胃氣虛、營養(yǎng)不良

1土豆的基本介紹

土豆別名馬鈴薯,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稻谷和玉米。馬鈴薯又名山藥蛋、洋芋、洋山芋、洋芋頭、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陽芋、地蛋、土豆等。

馬鈴薯在不同國度,名稱稱謂也不一樣,如美國稱愛爾蘭豆薯、俄羅斯稱荷蘭薯、法國稱地蘋果、德國稱地、意大利稱地豆、秘魯稱巴巴等。與小麥、稻谷、玉米、高粱并稱為世界五大作物。

馬鈴薯塊莖含有大量的淀粉,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熱量,且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尤其是其維生素含量是所有糧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歐美國家特別是北美,馬鈴薯早就成為第二主食。

馬鈴薯原產(chǎn)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qū),人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qū)。馬鈴薯主要生產(chǎn)國有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美國等。中國是世界馬鈴薯總產(chǎn)最多的國家。

2土豆的功效與作用

馬鈴薯不但營養(yǎng)價值高,而且還有較廣泛的藥用價值。我國中醫(yī)學認為,馬鈴薯有和胃、健脾、益氣的功效,可以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還有解毒、消炎之功效。

土豆的功效與作用

土豆的五大功效

⒈預防中風

馬鈴薯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優(yōu)質纖維素,這在延緩人體衰蔥洋芋擦擦老過程中有重要作用。馬鈴薯富含的膳食纖維、蔗糖有助于防治消化道癌癥和控制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馬鈴薯中富含鉀,鉀在人體中主要分布在細胞內,維持著細胞內的滲透壓,參與能量代謝過程,因此經(jīng)常吃馬鈴薯,可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醫(yī)學專家認為,每天吃一個馬鈴薯,能大大減少中風的危險。

減肥

吃馬鈴薯不必擔心脂肪過剩,因為它只含有0.1%的脂肪,每天多吃馬鈴薯可以減少脂肪的攝入,使多余的脂肪漸漸被身體代謝掉。近幾年,意大利、西班牙、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先后涌現(xiàn)出了一批風味獨特的馬鈴薯食療餐廳,以滿足健美減肥人士的日常需求。

⒊養(yǎng)胃

中醫(yī)認為,馬鈴薯能和胃調中、健脾益氣,對治療胃潰瘍、習慣性便秘等疾病大有裨益,而且它還兼有解毒消炎的作用。

⒋降血壓

馬鈴薯中含有降血壓的成分,具有類似降壓藥的作用,能阻斷血管緊張素Ⅰ轉化為血管緊張素Ⅱ,并能使具有血管活性作用的血管緊張素Ⅱ的血漿水平下降,使周圍血管舒張,血壓下降。

⒌通便

馬鈴薯中的粗纖維,可以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從而避免便秘者用力憋氣排便而導致血壓的突然升高。

3土豆的營養(yǎng)價值

土豆的營養(yǎng)成分豐富而齊全,其豐富的維生素C(抗壞血酸)含量遠遠超過糧食作物;其較高的蛋白質、糖類含量又大大超過一般蔬菜。馬鈴薯營養(yǎng)齊全,結構合理,尤其是蛋白質分子結構與人體的基本一致,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其吸收利用率幾乎高達100%。

有營養(yǎng)學家研究指出:“每餐只吃馬鈴薯和全脂牛奶就可獲得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元素”,可以說:“馬鈴薯是接近全價的營養(yǎng)食物!

但是,馬鈴薯中所含氧化酶和茄素等直接影響了馬鈴薯的加工和食用。氧化酶主要有過氧化酶、細胞色素氧化酶、酪氨酸酶、葡萄糖氧化酶、抗壞血酸氧化酶等,這些酶主要分布在馬鈴薯能發(fā)芽的部位。

馬鈴薯在空氣中的褐變就是其氧化底物綠原酚和酪氨酸在氧化酶的參與下發(fā)生的生化反應。茄素是一種含氮配糖體,很難溶于水,有劇毒。馬鈴薯的茄素含量以未成熟的塊莖為多,占鮮重的0.56%~1.08%。如果每100g鮮塊莖中茄素含量達到了20mg,食用后人體就會出現(xiàn)中毒癥狀。因此,在塊莖發(fā)芽和表皮變綠時一定要把芽和芽眼挖掉,把綠色部分去除干凈后才能食用。

4土豆皮變綠后能不能食用

1、土豆變綠是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而對于變綠的土豆,常聽到的一種說法是,土豆變綠就不能吃了,土豆皮變綠會產(chǎn)生一種叫龍葵素的毒素,如果吃了就會中毒。

2、龍葵素是一種有苦麻口感的物質,它主要存在于馬鈴薯植株的花和葉子里,能起到一個預防蟲害的作用。而薯塊中龍葵素的含量很少,所以通常我們食用馬鈴薯都是安全的。

3、在土豆的薯塊中,龍葵素本身就主要集中在表皮部分。如果土豆變綠很嚴重,并且又滲入內部很深,最好就不要食用了。對于部分變綠的土豆,我們可以把綠色部分全部削掉再食用。

4、在選購土豆時,發(fā)綠的土豆最好就不要購買,而存放土豆的時候,也一定注意要避光保存。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如遇到家里的土豆變綠,實在把握不準的話,還是丟掉。

關于 土豆 的更多資訊
CopyRight By 藥潤澤 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  聲明: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與醫(yī)療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