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果:性平、味甘、微酸。皮:性涼,味苦、澀。具有健脾生津、止瀉等功效。
2、皮:消炎止痛。
3、主治脾虛腹瀉、口渴口干、燒傷、燙傷、濕疹、口腔炎。
4、山竹含有的特殊物質(zhì)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這使山竹可以克榴蓮之燥熱。泰國將榴蓮山竹視為"夫妻果",如果吃了過多榴蓮上了火,吃上幾個山竹就能緩解。
5、山竹含有十分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脂類,對機體有著很好的補養(yǎng)作用,對體弱、營養(yǎng)不良和病后都有非常好的調(diào)養(yǎng)作用。
1、肥胖者及腎病、心臟病患者少吃;糖尿病患者忌食。體質(zhì)虛寒者只能少吃,不宜多吃。
2、每天最多吃3個山竹,過多會引起便秘。若不慎吃過量,可用紅糖煮姜茶調(diào)和一下。
3、莽吉柿忌和西瓜、豆?jié){、啤酒、白菜、芥菜、苦瓜、冬瓜、荷葉等寒涼食物同吃。
4、吃山竹時,最好不要將紫色汁液染在肉瓣上,這會影響到口感。
5、女子月經(jīng)期間或有寒性痛經(jīng)者勿食。
1、直接剝皮吃
購買山竹時一定要選蒂綠、果軟的果實,否則會買到"死竹",那會使您大失所望。剝殼時注意不要將紫色的汁液染到肉上去,因為它會影響口味。山竹的果實呈圓形,比拳頭略小。成熟的山竹表皮是紫黑色,一般上面都會帶有一段小小的果柄和黃綠色的果蒂。它的果皮又厚又硬,可以用刀把果皮切開,也可以用手將果皮捏出裂縫后再掰開。
但應(yīng)該注意的是,剝開果皮后山竹里面有紫色的汁液,一定不要把汁液沾在衣服上,否則就很難洗凈。除掉外殼的山竹會露出雪白、嫩滑、誘人的果肉。白色的果肉緊密的排列在一起,味道酸甜、爽口多汁,是老少皆宜的水果。
相關(guān)閱讀:山竹的營養(yǎng)價值與功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