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養(yǎng)陽
陽氣不足,濕邪不去,吃再多補品藥品也無濟于事,絕大多數(shù)疾病都可以通過養(yǎng)護陽氣、祛除濕邪來防治。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jié)。中醫(yī)認為,在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將陽氣培養(yǎng)得更旺,可抵御疾病的侵襲。
1、少食冷飲
夏天酷暑難耐,此時人們喜歡喝冷飲,吃寒涼食物,但這樣會損傷脾胃、消耗陽氣。因此,夏天要少食冷飲和瓜果;喝水以溫開水為宜;多吃溫補食物,如紅棗、枸杞、當歸、肉等。
2、適當運動
夏天外界陽氣最旺,多到戶外活動,可補充能量、調暢氣血、養(yǎng)護陽氣,但不宜運動過度。
3、保暖避寒
有些人一到夏天,就整天不離電風扇或空調,這樣寒涼之氣會從皮膚、毛孔侵入人體,易傷肺衛(wèi)之陽氣,導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細菌、病毒易乘虛而入。
4、按摩涌泉穴
中醫(yī)認為,精從足底生,精即指人體能量。足底有一個重要穴位,即涌泉穴。《黃帝內經(jīng)》中說: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jīng)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處。因此,可于每天空閑時按摩涌泉穴。
5、走路壯陽
走路也可固護陽氣,每天走半小時左右。
第二、濕熱
一般來說,夏天多暑多濕,人們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頭沉重、抑郁、倦怠、胸悶、胃口不好等癥狀。夏季飲食宜清淡,可多吃具有清熱利濕作用的食物,如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等,或用冬瓜與蓮葉、薏米共煮湯喝。此外,要多開窗通風。
第三、睡眠
夏天晝長夜短,很多人睡得晚,起得晚,把生物鐘打亂了。只有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維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運轉。夏季睡眠養(yǎng)生要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規(guī)律。早起、午睡,可以彌補睡眠不足。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7小時高質量的睡眠。
第四、飲食
夏日飲食不宜過飽,通常只吃七八分飽即可,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地搭配營養(yǎng)。另外,夏季氣溫高,剩菜剩飯易被細菌污染,所以新鮮菜最好新鮮吃;生吃瓜果,應洗凈削皮;用來切熟食的刀、板要和切生肉、生菜的分開。雖然人與人的體質不盡相同,但飲食都應定時定量,遵循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的原則。夏季應盡量少吃辛辣、油炸食物,以保護好腸胃。同時,要多飲水,增加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攝入。
第五、健身
很多人存在這樣一個誤區(qū):由于夏天出汗多就懶于運動了。其實夏季仍需堅持適量的運動,但不應在陽光下運動,要及時補充水分。在這個炎熱的季節(jié)里,不僅需要我們堅持健康的作息和生活習慣,也需要我們能夠把這些有益的方法堅持到底,同時不斷根據(jù)當時的需要,找到各種適用自己的調理方法。